天山網訊(記者張勇報道)一幢幢顏色鮮艷的牧民新居鱗次櫛比地排列開來,在藍天白雲襯托下,潔凈而鮮艷;寬敞整潔的馬路戶戶相連,馬路兩邊的文化牆妙趣橫生,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徜徉在新疆和田鄉村,處處生機盎然、賞心悅默清新文明的鄉風令人沉醉。
  “以前我們一家住的是土坯番喝的是澇壩水,吃的是窩窩饢。家裡牛羊滿院跑、蠅蟲滿天飛。村裡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幾乎與外界隔絕。”民豐縣尼雅鄉阿克墩新村村民芒力克司馬義說。
  現在,芒力克司馬義住上了整潔漂亮的安居番房前屋後種著五彩斑斕的經濟作物和特色林果,真正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新生活。
  阿克墩村距離縣城54公里,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幾乎與世隔絕。2008年,全村實行了整體搬遷。在天津市的援助下,先後投入34萬元集中連片建成牧民定居房34套,投入30萬元實施道路硬化和圍牆粉刷美化,現在的阿克墩村民已經享受到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環境。
  而讓和田市拉斯奎鎮養牛大戶吐爾地亞森感到欣喜的是,阿克墩村10.8公里的鄉村道路全部鋪成了柏油路,讓搞養殖的他車輛出入更方便。“村道鋪成了柏油路,不僅解決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狀,更讓我可以快速把育肥的牛銷售到市場上,降低了養殖成本。”吐爾地亞森說。
  除住房和道路外,近年來,地區緊緊圍繞農民持續增收這條主線,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做大做強特色農牧業,千方百計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去年我的4畝紅棗地收入18000元,今年使用有機硒種植至少收入3萬元沒有問題,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若克雅鄉阿其瑪村,村民買吐地阿不都熱合曼看著自家長勢喜人的紅棗高興地說。
  買吐地的有機硒紅棗地位於若克雅鄉紅棗種植示範基地內。2014年,為提高紅棗品質,促進紅棗產連帶動農民增收,天津市利用援疆資金在基地內建成2000畝有機硒紅棗示範種植基地,預計每畝可增收900元。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援疆省市堅持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牧民生活質量作為重要援建內容,始終把民生優先作為援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援建,完善農業水利設施,積極加大農業科技援疆投入,推廣現代農業新技術,開展農作物新品種引進和試驗示範等。一大批具有新技術和先進理念的項目落戶和田,促進和田新農村建設,增加了農牧民收入。
  2014年以來,地區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批關乎農牧民切身利益的項莫花結果,賦予農民更多增收渠道,持續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基礎。  (原標題:新疆和田鄉村處處生機盎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94ylwjd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